来源:小编 更新:2024-11-27 12:49:58
用手机看
丝绸之路,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道,承载着无数传说与故事。在这条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在甘肃境内,当连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与自西向东的黄河水道相遇,一处处古渡口伴河而生,乘运而兴。其中,位于黄河白银段景泰县五佛乡的五佛寺古渡,便是这样的一个传奇。
1600多年前,人们在这里沿河开窟修龛造像,佛教兴盛。至唐代,这里成为古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必经之地,商旅军队往来行走,钱粮商品聚集一处。传说玄奘西天取经返程时,从此过黄河返回长安。敦煌藏经洞出土之《水部式》记载,东西对夹黄河,具舟五十艘以待行旅,为西北极大津渡处。
五佛寺石窟历代均有营建,现保存有五尊坐佛像和神态各异的千尊小佛像,上至北魏下至明清,还曾出土西夏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这里记录着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历程,说明至少五佛乃至景泰很早就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东段北线进入河西走廊的交通要冲。
石窟万象,古渡千秋。今天的五佛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人们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窗口。
唐代红地翼马纹锦,收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展现当时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代表性文物之一。这件纹锦以红色经线为地,米白色纬线以斜纹重组织成翼马图案,具有明显的中亚、西亚风格。
红地翼马纹锦图案残存3排翼马,中间一排3匹马右行,上排两匹(残损严重)和下排3匹均为左行。马头戴花状冠饰,颈系连珠纹带,连珠纹带缀有两条飘带,从颈后水平状飘扬。马胸两侧生翅,翅上镶有连珠纹,四足及尾部系缚绸带结,造型别致,充满浪漫华贵气息,是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
唐代广为流行的狩猎及马球运动亦推动崇马文化发展。关于马的诗文、造像和纹样在唐代诗画文章和工艺美术品中流行开来,形成继汉代以来的第二个崇马文化高峰。
新疆库车(古龟兹),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绿洲。在库车,高耸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如同一个千年守望的将军,点燃了历史的火焰,映照出丝路明珠昔日的璀璨与辉煌。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西域始设西域都护府,烽烽相望、台台相连直达长安的烽燧成为维护西域地方社会秩序、确保古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军事设施。烽燧内,有专人日夜守候并负责随时收发信息,一旦发现敌人来犯,用不同的暗号将信息传递出去。
库车境内有多座烽燧遗址,其中克孜尔尕哈烽燧最具代表性。它是汉代初建、唐代扩建的烽燧,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与沧桑。
丝绸之路上的传说故事,如同一条条纽带,将东西方文明紧密相连。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丝路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让这条千年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